教务处
站内搜索:
 
 首页  机构组成  规章制度  专业建设  课程建设  内涵建设  实践教学  语言文字  下载中心 
专业建设
 专业设置 
 专业规划 
 一流专业 
 重点、特色专业 
 专业评估 
 人才培养 
  专业规划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业建设 > 专业规划 > 正文
 
黑河学院“十二五”学科专业建设规划
2010-12-23 00:00  

(中期修订稿)

学科专业建设是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基础,是关系高校长远发展及全局的重要工程。为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培养身心健康、品德优良,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更好的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持,学校依照国家、黑龙江省和黑河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的规定》及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学科专业建设发展状况及形势

(一)发展状况

学校在“十一五”期间共建设有八个一级学科门类,分别是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和管理学。下设31个本科专业,其中经济学设置了1个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设置了1个专业:法学;教育学设置了6个专业:体育教育,社会体育,小学教育,人文教育,教育技术学和学前教育;文学设置了10个专业:美术学,汉语言文学,英语,俄语,艺术设计,音乐学,绘画,广播电视新闻学、音乐表演和对外汉语;历史学设置了1个专业:历史学;理学设置了7个专业:生物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化学和统计学;工学设置了2个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管理学设置了3个专业:旅游管理、会计学和物流管理。

“十一五”期间,学校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俄语和绘画;省级重点专业2个:俄语和绘画;校级重点专业8个: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汉语言文学、音乐学、化学、艺术设计。

(二)面临的挑战与形势

“十一五”期间,我校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学校发展目标之间还存在一些差距,矛盾和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专业布局不够合理,应用型专业设置及建设力度不够;二是新建专业设置的调研和论证不足,一些新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还不能完全反映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三是实验教学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等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还不完善。四是学科专业发展不平衡,特色优势还不够不明显,学科间的相互支撑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综合优势没有发挥出来。五是本科专业创办的时间较短,学科专业建设的基础不够牢固,缺少能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所需的学科专业领军人物。

二、“十二五”学科专业定位、发展思路和建设原则

(一)学科专业定位

黑河学院学科专业定位:优化基础专业,重点建设应用专业,积极发展特色专业。

(二)学科专业建设发展的基本思路

1.科学规划、合理设计。根据黑河市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结合学校的服务面向定位来整体规划学科专业布局。要本着“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办出特色”的原则,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数量与质量、近期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既要继续重视和发挥基础学科专业的作用,又要加强和发展应用学科专业,并积极促进相关学科之间互相渗透,提高学校学科专业建设水平。

2.加大调整力度,优化专业结构。学校紧密围绕黑河市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修订原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实践环节,并对教育技术学、人文教育等专业采取了限制招生数量或间隔招生等专业调整措施;并在原有专业基础上,严格按照专业设置标准,做好新专业的调研论证及设置,使专业结构布局逐步合理,能基本上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3.提高创新意识,注重特色专业培育。学校不断扩大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俄语专业、绘画专业在国内的影响,将音乐学等专业培育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构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质量优良、相互支撑的学科专业体系,逐步形成国家、省级和校级三级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建设体系,推动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稳步实施。

4.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深化中俄合作办学。学校引进俄罗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不断拓宽中俄教育合作领域,提高中俄文化交流层次,加强与俄罗斯高校的合作办学规模,联合建设一批有特色的本科专业,继续拓展研究生教育等联合办学形式。

(三)学科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

黑河学院学科专业建设的总体原则是“优化传统专业、打造应用专业、建设重点专业、培育特色专业”。

1.统一与前瞻性原则。

学科专业建设和调整必须与学校的总体发展战略目标相一致,学科专业建设的方向应遵循学校发展目标定位的要求,并为实现这一目标服务;学科专业建设和调整还要及时预测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和未来人才需求的新趋势,把握学科专业潜在的发展规律,有前瞻地确立学科专业建设目标。

2.科学与协调性原则。

按照学科专业建设自身的发展规律,科学分析学校的学科专业现状,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及时做好专业调整工作,优化传统专业结构,设置一些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专业,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注重学校教学与科研、专业教育与基础教育、重点(特色)学科专业与一般学科专业的均衡建设,逐步推动学科专业协调发展。

3.可操作与动态调整原则。

一切从实际出发,认真分析学校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教育等外部环境,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及条件,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学科专业建设方案和措施,既有总体发展目标,又有阶段发展目标。学科专业结构要主动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行动态调整,建立专业退出机制,做到能上能下,科学设置。

4.特色发展原则。

学校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科专业特色建设水平,充分考虑自身历史积淀和区位优势,主动适应教育发展变革,紧紧抓住区域发展重点,积极培育办学特色,走出一条边疆高校特色发展之路。

三、“十二五”学科专业发展和建设的基本条件

(一)师资队伍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和专业调整为中心,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和师生比例结构,保持教师总量的稳定增长。现拥有一支敬业乐业、肯于奉献,年龄、职称、专业方向、学历等要素结构较为合理,教学和科研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到2010年,学校现有专任教师447人,副高级以上职称158人,占专任教师35%,中级及以下289人,占专任教师65%。同时,我校发挥地缘优势,在培养与引进的基础上,继续聘请国内外专家,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长期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高等学校合作,以符合WTO规则的我国承诺的开放的教育服务形式聘任俄罗斯具有副博士以上学历的高级专业人才,固定方式和固定期限地为我校承担俄语、美术学、音乐学、音乐表演、艺术设计、舞蹈、体育教育和绘画等专业的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现已拥有外聘教师69人,其中,常年聘请的外籍教师19人。

近年来,学校投入大量资金支持教师以不同的方式接受培训,特别是学历提高性质的培训,学校现在已取得博士学位的教师3人,取得硕士学位的教师131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到30%,其学科方向符合学校发展需要,对学校未来学科专业发展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学校通过校内培训、进修访学、出国研修、攻读学位、参加会议和学术交流等培养培训方式,以及开展教师教学成果奖、教学质量奖等项评审工作,使学校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十一五”期间,获得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87项,出版著作、教材65部,发表学术论文1188篇(包括硕士学位论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51篇,被SCI收录论文9篇,被EI收录论文1篇。获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45项,获得下达单位科研项目经费资助70余万元。目前,学校有黑龙江省突出贡献的优秀中青年专家1人,被兄弟高校聘任的硕士生导师8人,校级教学名师12人,有专业带头人22人,学术骨干42人,省级教学团队2个,校级教学团队10个。

(二)基本条件

1.学校校园占地53.6万平方米,按照8084人在校本科生规模计算,生均占地66平方米。学校建筑面积20.37万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约26平方米。

2.学校“十一五”期间,加大了教学投入,教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到2010年仪器设备总值3918万元,校园网全面升级改造完成,教学、科研管理系统进一步优化,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座位分别达到5469个和678个。学校建有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等3个基础实验室,包括电子与信息工程、语言教学、体育、电化教育等48个实验室分室;文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艺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被评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黑河学院中俄文化交流实践教学示范中心”正积极申报国家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创建了省级“中俄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有力保证了实验室的开放和实验项目的开设。

3.图书资料建设,学校现有现代化图书馆一座,各类图书63.28万册,全部实现现代管理。图书种类含盖现有学科专业,为师生发展提供较为广阔的知识和信息空间。

4.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视实践环节,陆续在俄布市切林姆霍瓦村、阿穆尔国立大学建立了美术实践教学基地,在布拉戈维申斯克国立师范大学建立了俄语实践教学基地,在黑河市爱辉区新生乡建立艺术实践教学基地,在五大连池风景区、锦河农场影视城建立了旅游实践教学基地,截止目前,建立各类实践教学基地近百个,为我校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十二五”学科专业建设的主要任务与目标

(一)主要任务与目标

学校通过重点投入和建设,构建和完善本科教育的学科专业体系,“十二五”期间拟建3-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5个省级重点专业,4-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5个省级以上研究所、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继续与俄罗斯合作院校在俄语、音乐学、美术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联合培养本科生和教育学硕士,并适当拓展新的应用型专业。

学校现设有本科专业31个,从2011年起,学校将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办学定位,每年新增设3个左右本科专业;到2014年,学校计划在原限招基础上撤销“人文教育和教育技术学”2个本科专业,并对“物理学及化学”2个本科专业采取停招限制措施,到2015年学校计划撤销“物理学及化学”2个本科专业,使学校本科专业规模达到40个左右;力争在2015年使俄语、绘画、音乐学专业具备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的基本条件,同时考虑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硕士点,到2025年,学校本科专业达到50个左右;建成3个左右的硕士学位点,1-2个省级以上重点学科。

(二)阶段任务与目标

我校在“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16个本科专业,具体见下表:

“十二五”期间黑河学院专业建设一览表

项目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所属学科

设置时间

所在单位

1

汉语国际教育

050103

文学

2011年

中国语言文学系

2

音乐表演

130201

艺术学

2011年

音乐系

3

统计学

071201

理学

2011年

数学系

4

物联网

080905

工学

2012年

物理化学系

5

广播电视编导

130305

艺术学

2012年

教育系

6

社会工作

030302

法学

2012年

历史文化旅游系

7

商务英语

050262

文学

2013年

英语系

8

通信工程

080703

工学

2013年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系

9

翻译(俄语)

050261

文学

2013年

俄语系

10

食品科学与工程

082701

工学

2014年

物理化学系

11

应用心理学

071102

理学

2014年

教育系

12

市场营销

120202

管理学

2014年

经济管理系

13

农村区域发展

120302

管理学

2015年

经济管理系

14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120904T

管理学

2015年

历史文化旅游系

15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080502T

工学

2015年

物理化学系

五、“十二五”学科专业建设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管理机制

学科专业建设是学校一项长期的、根本性建设任务。校、系两级管理部门必须充分重视学科专业调整与建设工作的重要性,明确学科专业建设目标,落实学科专业建设任务,不断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的组织领导,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良性的建设与改革机制。在专业建设上学校实行分层管理,即分“新建专业、传统专业、重点专业”三个层面进行建设和管理:

1.新专业建设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不断加大对新建专业的投入力度,合理调配教学资源,完善办学条件,努力提高新专业的办学水平,培育专业特色,不断培养出社会需要的身心健康、品德优良,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传统专业建设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大胆改革,加快专业结构调整步伐,充分发挥传统专业师资力量强、办学经验丰富、教学资源较强等优势,改革传统专业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不断优化学校专业结构。

3.重点(特色)专业建设

发挥学校办学优势,重点建设一批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有一定办学基础和特色的专业,加快重点(特色)专业的建设力度,提高特色应用型专业的办学水平,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地方性大学。

(二)总结办学经验,提升教育理念

在学科专业建设理念上要及时走出“本科教育就是专科教育在修业年限上增加”这一认识误区,在提炼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及时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在专业能力培养、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应用性能力结构构建等方面有新的认识和创新。

(三)建立本科专业退出机制

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应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学科专业结构调整要做到主动而及时。学校要建立健全专业退出机制,撤销一些不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传统专业,设置一些应用专业,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科专业布局,不断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四)加强教师建设,强化人力资源

高校学科专业建设的水平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建设水平。学校将不断加强教师梯队建设,强化教师培养和管理,完善服务功能,促进教师能力可持续发展。一是进一步完善青年教师导师制,通过教学观摩、说课评课、教研指导等活动,帮助青年教师把好教学关、科研关、育人关;二是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新建专业的发展需求,逐步加大师资紧缺专业的政策扶持力度,通过引进、聘用、合作、自我培养等方式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三是完善专业带头人选拔、培养、使用、考核等机制,激励专业带头人发挥专业引领促进作用;四是通过自修和培训,促进部分教师实现专业转型,并建立教学岗位准入和退出机制,强化竞争意识,优胜劣汰,推动学校师资力量持续均衡发展。

(五)稳定专业数量,优化专业结构

深度调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严格执行专业设置标准和申报程序,科学预测专业发展前景,完善专业预警和退出机制,撤销一批不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就业较差的专业,增设一些社会急需、发展前景好的新专业,在稳定专业数量、优化专业结构的同时,不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专业建设水平,构建具有协同培养功能的专业群。

(六)加大经费投入,提升办学条件

学校坚持统筹兼顾和教学优先原则,不断加大教学经费投入,以年递增10%的额度增大设备设施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场馆等教学设施,为学科专业发展打造坚实的物质基础。

(七)发挥区位优势,深化对俄合作

学校不断发挥区位优势,积极引进俄罗斯教学计划、教师、课程和教材等优质教学资源,通过举办本科和研究生等多层次的联合办学形式,实现了俄罗斯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推进了学校学科专业发展;学校在俄罗斯建立多个实践教学基地,实现了俄罗斯教育资源共享,深化了中俄教育合作。

关闭窗口

黑河学院教务处黑龙江省黑河市教育科技区学院路1 邮编:16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