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
站内搜索:
 
 首页  机构组成  规章制度  专业建设  课程建设  内涵建设  实践教学  语言文字  下载中心 
规章制度
 国家文件 
 省厅文件 
 学校文件 
  学校文件
当前位置: 首页 > 规章制度 > 学校文件 > 正文
 
黑河学院关于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
2020-05-21 15:48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和黑龙江省教育厅《黑龙江省高校一流本科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黑教发〔2019〕50号)等有关要求,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体制,强化基层教学组织的功能,发挥好基层教学组织的学习共同体作用,牢固树立教学工作在学校人才培养中的中心地位,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结合我校实际,现就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坚持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先进人才培养理念,深刻认识新时代高校建立健全基层教学组织的重要性,推进基层教学组织完善建设与管理机制,强化基层教学组织功能,激发基层教学组织活力,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形成机构合理、功能健全、运行有效的基层教学组织,有序推进学校教学运行、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促进本科教学的内涵式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建设原则

(一)目标性原则

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以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形成课程、教材、试题库等教学资源集成优势为目标,推动本科教学内涵发展,稳步提升本科教学质量。

(二)特色化原则

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应适应国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结合学校发展规划和办学定位,在学校统一指导下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建设目标,规范设置基层教学组织的名称、组织形式和教学功能等,增强基层教学组织的活力。

(三)有效性原则

基层教学组织建设须着眼可持续发展和组织活动的常态化开展,应以达到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为目标,保障教学工作任务的有效落实。

(四)全覆盖原则

将全体专任教师、实验技术人员等纳入相应的基层教学组织,全员、全过程参与基层教学组织开展的教学活动、日常管理和教学研究与改革等工作。

三、建设内容

(一)基层教学组织形式

基层教学组织是在学院内部设立的教学组织实施机构,是贯彻执行学校教学管理、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任务的基本单位。通过设置结构合理、制度健全、运行有效的基层教学组织,确保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我校采用以下模式组建基层教学组织:

1.“教学院—系—教研室”模式:以本科专业为单位建系,原则上每一个专业建设一个系。学校负责教学系的设置,二级学院负责在教学系下自行设置教研室,并进行日常管理。基层教学组织承担专业建设与改革任务,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研究、课程体系设计、课程和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实验教学等方面统筹管理。

2.“教学院—教研室(或课程组)”模式:教学院设立教研室(或课程组),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要求,负责所属课程的建设、教学和研究等工作任务,负责对所属课程各个环节进行规划、设计、指导、检查和督促,保证按要求完成课程教学工作。原则上相关教学院设置基层教学组织应保持原有设置情况不变。

(二)基层教学组织管理人员任职条件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政策,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良好的师德师风。

2.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奉献精神,工作作风扎实,公道正派,廉洁奉公,遵纪守法,团结同志,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

3.热爱高等教育事业,掌握高等教育基本理论和教学规律,熟悉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4.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教学研究与改革能力,有胜任工作的专业知识和学术水平,熟悉教学管理规律,掌握高等教育理论,一般应为专业带头人或骨干教师。

5.参聘者在近三年年度考核中均为合格以上等次,无教学事故。

6.具有正常履行岗位职责的身体条件。

7.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人员或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讲师,4年以上教学经历,必须完整地主讲过至少一门本科课程,并有主讲1门专业核心课程的能力。

8.具备丰富的教研经验,教学效果好,教学改革成果突出(近年来主持过校级以上的教改项目或参与过省级教改项目)。

9.熟悉本学科专业的发展前沿和课程所在领域的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趋势,能指导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有明确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思路与目标。

(三)基层教学组织工作职责与任务

各学院要明确基层教学组织的职责和任务,使基层教学组织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教学、教研教改活动以及教师培养等方面主要承担以下职责,开展相应工作。

1.教学组织。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要求,制订本单位的教学工作计划,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教学任务落实,开展多元教学评价和教学质量分析。规范课堂教学,严格课堂纪律,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加强备课、授课、实验实习、课程设计、考试考查、毕业论文(设计)等各个教学环节的指导、检查和督促。

2.专业建设。加强相关学科、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趋势与人才需求研究,制定落实专业建设规划,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发挥在专业评估、专业认证、一流专业建设与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3.课程与教材建设。建立符合学科专业发展的应用型课程体系,组织制定并规范课程建设规划、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做好课程内容的衔接,确保课程体系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力求课程数量“精”、内容“实”。按照“两性一度”标准,加强一流课程建设,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将最新的学科前沿、产业发展、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进慕课、专属在线课程(SPOC)或其他在线课程建设与应用。选用高质量教材,进行教材、教辅资料、课件、题库、资源库、开放课程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建设,教材建设要具有行业特色、地方特色。

4.实践教学。科学制定实践教学方案,规范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践平台建设。加强课程实验、阶段实习、综合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的指导。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导大学生开展学科专业竞赛和创新创业实践。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

5.教学研究与改革。组织教师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加强教学成果的应用和推广。申报各级各类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和教学成果奖励。定期开展教学研讨与交流活动,按照“4+1”课堂教学质量考核评价方式,组织相互听课、教学观摩、教学竞赛,开展同行评议。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外教学研讨会议,及时了解教学改革领域的最新动态。

6.教师教学发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教学梯队建设,制定教师培养计划,严把新教师开课关,建立健全助教岗位制度、青年教师导师制,对青年教师实施教学指导,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有计划安排教师赴国内外高校、相关单位进修培训。

四、基层教学组织的管理与考评

(一)运行与管理

1.基层教学组织实行主任负责制。每个基层教学组织一般应由5位以上教师组成,设主任1名(8人以上的可增设副主任1名)。系主任可由专业带头人或骨干教师担任,任职期限为每届四年,可连任。

2.基层教学组织的设立实行申报审核制。在符合学校学科专业整体布局的基础上,各学院根据专业及课程特点统筹规划,对于符合设置条件的基层教学组织,经学院学术委员会论证通过,报教务处审核,经校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后设立;对需要跨学院设立的基层教学组织,须由主讲教师牵头,相关专业教师向牵头教师所在学院提出申请,经该学院论证通过,报教务处审批同意,并提请校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后设立。

3.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实施学校和学院两级管理模式。教务处负责对各学院基层教学组织整体工作情况进行综合管理和对校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及管理人员进行评选。学院应根据学校的《实施意见》,结合学院实际,建立基层教学组织,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考核标准;并将每位专任教师(包括外聘教师和兼职教师)编入相应的基层教学组织,从日常工作、教学工作、教学效果、质量监控、教学研究与改革等方面实施有效管理。

(二)考评与激励

1.二级学院参照《黑河学院基层教学组织考核标准》,从规章制度、队伍建设、教学组织、课程教材建设、教学研究、专业建设、实践教学、条件保障、人才培养能力以及特色建设等10个方面对基层教学组织进行年度综合考核,学校将随机抽取部分基层教学组织进行复核。考核结果分优秀(85-100分)、合格(60-84分)和不合格(0-59分)三个等级。考核结果为“优秀”的基层教学组织(一般不超过30%)及其管理人员,可推荐参加学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及管理人员评选。跨学院基层教学组织工作列入牵头教师所在学院基层教学组织工作考核范围。

2.学校每两年评选一次校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及管理人员,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和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管理人员按照15%的比例进行遴选,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支持。对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给予每个3000元奖励,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管理人员每人1000元奖励。同时,在教改立项、教学成果奖评选以及其他教学评优评奖等方面,同等条件下予以倾斜,并将“校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管理人员”作为职称评聘指标体系要素给予5分值加分。

3.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基层教学组织须在三个月内进行整改,不按照学校要求进行整改或整改后仍然不合格的基层教学组织,取消负责人资格,基层教学组织全体人员当年不得申报教学相关项目以及参与评奖、评优、评模等活动。

五、保障措施

(一)制度保障

学校制定与基层教学组织建设配套的管理制度,确保基层教学组织的有效运行。各学院要把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摆在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位置,依据实施意见,结合本学院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做好制度衔接。

(二)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任副组长,组织部、人事处、高教研究与教学质量评估中心(发展规划处)、教务处等相关部门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教务处,全面负责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各学院和相关职能部门积极配合,确保基层教学组织有序运行,发挥实效。

(三)经费保障

学校设立专项经费对校级“优秀”的基层教学组织和管理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支持,二级学院设立一定数额的配套经费,支持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和活动开展。跨学院设立的基层教学组织,由牵头学院设立专项经费支持基层教学组织建设。

六、附则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附件:黑河学院基层教学组织考核标准

附件

黑河学院基层教学组织考核标准

(试行)

指标

分值

指标内涵

优秀(7-10分)

合格(0-6分)

规章制度

10分

具有完善的议事决策、教学组织与管理、教研活动、听课评议、青年教师培养、教学督导、教学质量评价等管理制度,发展目标和年度计划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

具有较为完善的议事决策、教学组织与管理、教研活动、听课评议、青年教师培养、教学督导、教学质量评价等基本管理制度,发展目标和年度计划较为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

队伍建设

10分

坚持立德树人,自觉遵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师德师风良好,获得有校级以上先进个人等荣誉;负责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学管理经验丰富;团队规模适度,成员年龄、学历、职称、学缘结构科学;教师传帮带机制健全,建立新入职教师助教制度并配有指导教师。

坚持立德树人,自觉遵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师德师风良好,未发生有损教师职业声誉的行为;负责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学管理经验丰富;团队规模适度,成员年龄、学历、职称、学缘结构合理;教师传帮带机制健全,新入职教师均经过系统培训并配有指导教师。

教学

组织

10分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组织落实备课、授课、课程设计、实验实习、考试考查、毕业论文(设计)等教学环节各项任务,运行有序,档案资料齐全;课堂教学规范,教学纪律严格,连续3年无教学事故;建立有教学评价和质量分析反馈机制;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为优秀。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组织落实备课、授课、课程设计、实验实习、考试考查、毕业论文或设计等教学环节各项任务,运行有序,档案资料齐全;课堂教学规范,教学纪律严格,连续2年无重大教学事故;建立有教学评价和质量分析反馈机制;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为良好。

课程教材建设

10分

课程体系符合专业发展,有规范的课程建设规划、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及时更新,能将最新的学科前沿、产业发展、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编写高质量教材和指导用书;建设有校级及以上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一流课程、优质课程等,信息化教学资源丰富。

课程体系符合专业发展,有规范的课程建设规划、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及时更新;严格执行学校教材选用制度;推进在线开放课程、一流课程的建设与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丰富。

教学研究

10分

承担有校级及以上教改项目,参与教师占比达到60%,获得校级以上教学成果奖;教师人均每学年发表教研论文达0.3篇;每2周开展1次集体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教师人均每学年8次以上相互听课,每位专任教师每学年参加1次以上校外教学研讨会议。

承担有校级及以上教改项目,参与教师占比达到40%;教师人均每学年发表教研论文达0.2篇;每4周开展1次集体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教师人均每学年4次以上相互听课;每位专任教师每2学年参加1次以上校外教学研讨会议。

专业建设

10分

制定或落实专业建设规划,定期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达到国家各专业类教学质量标准;建设有省级以上优势特色专业、一流专业或通过专业认证;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专业建设;充分发挥在专业评估、专业认证、专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制定或落实专业建设规划,定期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达到国家各专业类教学质量标准;行业企业多种形式参与专业建设;有效发挥在专业评估、专业认证、专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实践教学

10分

科学制定实践教学方案,规范设置实践教学环节,高质量开展课内实验教学和校外实习实践,实验课程开课率100%,学生覆盖95%以上;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成效显著。

科学制定实践教学方案,规范设置实践教学环节,有效开展课内实验教学和校外实习实践,实验课程开课率95%以上,学生覆盖率90%以上;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条件保障

10分

设有专项经费,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教学资料档案室和相关办公设施。

设有专项经费,有办公场所、教学资料档案室和相关办公设施。

人才培养能力

10分

教师评教优秀,在省级以上教师讲课大赛中获奖,指导学生在创新创业大赛、职业技能大赛、学科专业竞赛等赛项获得省级以上奖项或公开发表论文;毕业生就业质量高。

教师评教良好,在校级以上教师讲课大赛成绩优异,指导学生在创新创业大赛、职业技能大赛、学科专业竞赛等赛项获得校级以上奖项或公开发表论文;毕业生就业率较高。

特色建设

10分(单独打分)

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基层教学组织在教学管理、教学建设以及教研活动等特色建设明显。

关闭窗口

黑河学院教务处黑龙江省黑河市教育科技区学院路1 邮编:164300